您好!欢迎来到牛羊肉产业网。

请登录|注册

客服电话:15000821357

当前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  国内新闻

数据会说话:牛肉,不仅要走向1亿中产

时间:2023-12-21牛羊肉产业网

先说人和钱  

中国财富总量为790万亿。其中国有资产为360万亿,私人资产为440万亿。

单拿出440万亿私人资产来说说:1%的富豪阶层,约460万人,为290万亿,人均6304万;

中产阶层,约9900万人,110万亿,人均111万;

剩下的13多亿人,总资产为30万亿,人均只有2.2万。

私有资产部分的分配已经远远超过“二八定律”了,如果把头部的两者加起来,那就是7.38%的人群,占有93%的财富,而13亿人,包括我,都被委婉的称作其他人群!也就是穷人!

结合《2022年意才·胡润财富报告》(23年的还没出),高净值的人群在继续集中,财富继续增长:

截至2022年1月1日,中国拥有600万人民币资产的“富裕家庭”数量已经达到518万户,比上年增加10万户,增长率为2.1%。

我们可以看到什么?  

社会财富在持续聚集,社会的底层,也就是我们这些其他人群占据92.6%的份额,远超二八定律,人均财富只有可怜的2.3万元,而“中产阶级”人均财富111万元。

这里请注意:报告里用的词是“资产”而不是存款或者流动资金,也就是算上了不动产——房产,也就是我们中国人财富的大头。(贷款买房的朋友,很不幸你也在其他人群里,因为要还贷,所以算是负资产)

2021年,中国居民家庭实物资产在总财富中的占比高达69.3%。所以,所谓的中产阶级,人均财富也仅有111万元,真的是中产吗?

想想我们的行业——牛  

22年中国的牛存栏1亿头,出栏4840万头(出栏≠屠宰),产肉718.3万吨。这些数据我算是烂熟于心了。

而现在中国的牛肉人均消费仅有可怜的6.85kg/人,这还算上了进口的那269万吨牛肉。看着很少是吗?确实少,人均全球排名一百四十名开外了。

聊聊高端肉   

有的老板看到这里可能就在想,资产这么集中,那么我做高端肉岂不是发达了?牛肉本来就不是普通食材,人均财富2.3万的“小趴菜们”肯定消费不起我的肉。

我先算个账:

从上边的数据可以看出什么?如果去掉穷人,中产及以上一人可以平均到一头牛,中产及以上一人可以平均到718.3万吨/10360万人=693.34吨/人!=693340kg/人。这还没算上进口的269万吨牛肉。

结论就是:如果不做平均财富2.3万的“其他人群”的低端市场,中产及以上的人群得一天吃1.89吨牛肉才能消耗掉现在的牛肉产出。牛肉,可能并不是你想的那么高端。

其实对于高端市场的那批人,牛肉产品早已饱和了,普通的货色想吃就吃。再往里打市场,新奇特少不了,只是单纯的雪花,国内很多地方都可以做出来,技术上不难。难的是加故事,加历史。这也是很多人推崇日本四县的和牛的原因之一。

算个小账:  

中产及以上再能吃,再有钱吃,但他的胃也是有限的。营养学推荐的每日牛肉摄入量是100-200g左右,假设一天每人三两即150g。天天吃太腻,有钱人嘛,还是得吃点鲍参翅肚什么的(其他的我也不知道有啥高端食材,但有钱人肯定知道),牛肉就按隔天吃一次,总消耗量也就:

150/1000(转kg)*365(转年)*10360*10000(转人)/1000(转吨)/2=283.6万吨。

那也还有703.7万吨是被“其他人群”消耗掉了!况且有钱人谁家就可着牛肉一种吃啊,可供选择的高端食材太多了。

牛肉真的算高端食材吗?法国那边的超市普通牛肉零售售价是10欧/公斤,按汇率8算,80元/公斤看着挺多是吗?但两国物价水平不一样,举个简单的例子:一瓶330ml可口可乐3欧,这样是不是很直观了?牛肉真不算啥高端货,只不过里边可以有高端牛肉。

再回来看看所谓的“其他人群”,很遗憾,报告里“其他人群”又没有进行详细的分类。假设一下,它符合正态分布的话:

随着牛肉价格的下降,吃牛肉的人群会逐渐上升,消费量也会上升。

这还看出“其他人群”未来巨大的牛肉消耗量,只要价格成本降到某一个临界点,消费量是会有巨量提升的。牛肉的主要市场还是在“其他人群”,所谓的穷人身上。

高端牛肉是能做的  

老板们可以做高端肉,也是非常赚钱的。但赚钱的注定是头部的那一小部分,也就是有历史、有故事、高品质的那部分。富人们的数量是有限的,他们的胃也是有限的。卖给他们理论上的价格是可以无限高,只要有足够的噱头。但如果所有人都盯着这块市场,是肯定不行的。

老板们,我且说一句不是A5就高了,A5+人尽皆知的故事那是真的高。

放一张老图,天猫创新中心的调研,可以看到,随着价格的提升,市场非常的有限。越高端,受众越小。21年中国高端牛肉消费总量也不过5万吨左右。极少的量注定不能满足大企业的产能,或者主要牛肉企业的产能。

而高端牛肉市场最重要的就是品牌、噱头打造出的卖点,很多企业产出的牛肉品质达到了A5但却卖不出A5的价格,就是这个原因。我们不能盲目的靠堆积资源去堆出A5品质的肉,再来找市场。而应该现根据市场需求,找到需求点之后定量生产。不管产出的是中端还是高端,你只要知道它的至少50%是有定向市场的,就是有保障的。

所有高价格的东西,一定是有稀缺性的,不存在量大供应充足,价格又高的东西。

在高端上,小牧场可能更有优势,有兴趣的可以自行了解一下有机牛奶的起源。

普通牛肉更值得做  

说完高端,还得回头看。目前来看,中国还没有占有市场超10%的牛肉企业,这也就意味着,牛肉市场尚处于混战的状态。而且中国的牛肉人均消费仅有可怜的6.85kg/人,全球排名还在140名开外。

个人觉得,从数据上看牛肉的消费主力还是“其他人群”,也就是所谓的穷人身上。穷人会满足每年7kg的牛肉吗?

看看70年代的猪肉,过年才有猪吃,大家很开心。而现在只有过年给猪吃,大家还会开心吗?人是有追求的,只要有条件改善,那就会去改善。

而这也就衍生出了一个消费特点:价格越高销量越低,价格越低,销量越高。因为可接受的人群是不稳定的,价格低受众就会扩大。

推荐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