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!欢迎来到牛羊肉产业网。

请登录|注册

客服电话:15000821357

当前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资讯 >  国内新闻

国产牛肉不足市场需求量50%,牛源极度短缺,肉牛业该走向何方?

时间:2019-08-21牛羊肉产业网

据海关数据显示,2018年一季度我国冻牛肉进口量继续保持同比较快增长,进口总量达21.2万吨,增长32.2%;冷鲜牛肉市场端,就常规国产育肥牛来看,因牛源紧缺,2017年末其全国平均价格每公斤上涨到了26~27元。


消费量大、价格上涨、供应缺口大仍将是中国牛业的主旋律。大康农业集团肉牛技术总监张春雷表示,目前国内牛肉产能尚不能满足50%的市场需求,中国牛业即将进入牛源极度短缺的新阶段,这对整个行业也是严峻的洗礼与磨练。



01

供需缺口大,靠进口弥补


随着2018年春节消费旺季的结束,3月之后,国内育肥牛价格出现了季节性回落。当然,这种情况是非常正常的短暂季节性波动。


640.webp.jpg


接受记者采访时,张春雷开门见山地说,就国内肉牛实际生产情况、国外牛肉及牛副产品进口情况来看,目前中国肉牛价格绝不是最高点。未来,国内肉牛行情的长远价格曲线仍旧持续向上,因为牛源短缺、牛肉供应缺口大的状况在日益加剧。


640.webp (1).jpg


他的观点有数据为证。2018年4月下旬,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发布的《中国农业展望报告(2018-2027)》预测:到2027年,我国牛肉产量将达到863万吨,进口量将达到122万吨,继续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。


近十年来,中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保持了3%的年均增长速度,从2006年的4.35公斤上升到2014年的5.25公斤。消费量的上涨,主要受人均收入增加和消费结构升级的影响。人均收入增加,一方面提高了消费能力,另一方面促使人们对消费多样性与人均结构合理性更加关注,从而激发消费热情。


海关数据显示,今年一季度我国冻牛肉进口量继续保持较快增长,进口总量达到21.2万吨,增32.2%;3月份单月进口量达到7.6万吨,环比增长28.8%,同比增长26.7%。


640.webp (2).jpg


近年来,我国牛肉市场消费量逐年递增,市场供应量明显短缺,牛肉价格居高不下,进口牛肉潜力巨大。根据JCI数据显示,目前国内牛肉的供求比例始终维持在95%~96%,明显供不应求。


此外,张春雷表示,东南亚活牛的大量入境,也是目前一股不可小觑的强大补给力量。这些活牛进入中国后,大多经短期育肥后屠宰(膘情较好的不经育肥直接屠宰),以冷鲜肉形式贯穿长江以南的市场,较大的供应量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内鲜肉价格。


他忧虑的是,一旦东南亚牛源被中国市场消耗殆尽,国人还能吃哪里的牛?届时国内牛肉价格将呈现怎样的走势?他表示,在牛业养殖成本居高不下、基础母牛消耗严重的情况下,我们这代人基本上不可能看到肉牛存栏量再现十年前的盛景。


640.webp (3).jpg


长时间依赖进口是毋庸置疑的。按照近年来我国牛肉产品的实际进口量和进口增速估算,JCI认为,未来十年我国牛肉进口量至少翻番,达到150万~170万吨的水平;与此同时,走私牛肉数量仍旧不可小觑,这几股力量共同起到满足国内需求、平抑国内牛肉价格的作用。


02

进口国版图逐渐扩大


目前,我国牛肉的主要供给来源,包括国内自产、进口、走私三大部分。就进口和走私来看,我国在全球牛肉贸易领域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

早在2017年年中,梅特国际集团就预测,当年经正关进口及走私渠道被中国消费的牛肉总量约合130万~140万吨,这一数字意味着中国将超越美国,成为全球最大牛肉进口国。


640.webp (4).jpg


不断上涨的进口量,与不断增加的进口国名单成正比。2017年开始,我国政府逐渐放开多国牛肉进口业务(部分国家获准向中国出口符合标准的牛肉),如美国、南非、英国、白俄罗斯等。处于供应短缺的中国牛肉市场,正在向全球主要牛肉生产国展现进口潜力。


目前,我国允许加拿大、阿根廷、巴西、哥斯达黎加、乌拉圭、智利、澳大利亚、新西兰、墨西哥、匈牙利、白俄罗斯、南非等国家,向中国出口牛肉及其可食用副产品的部分或全部种类产品。


03

即将到来的第四阶段


了解中国肉牛产业发展历程的人都知道,其实之前中国肉牛资源曾像今天的东南亚一样充足,并不缺乏。


张春雷总结,中国肉牛业自诞生以来,已经历了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:牛群价格低廉,没有谷饲必要性与市场价值空间,中国肉牛业处于目前的印度、缅甸状态。第二阶段: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,开始利用糟渣等农副产品对牛进行适当补饲(这是中国育肥牛的起源)。第三阶段:随着中国经济蓬勃发展,牛肉消费量不断上涨,养殖利润日益提升,中国肉牛业开始从糟渣育肥向商品化谷饲育肥过渡,不过这个过渡还未完成,牛肉消费速度就已远远超过牛的生产速度,历史上积攒的过剩牛源就这样被人们吃掉了。


640.webp (5).jpg


对于即将到来的第四阶段,他认为,届时中国肉牛业将充满机遇与挑战,进入一个牛源极度短缺的时代。相应地,逐渐上涨的牛肉价格,将使人们适当降低消费量,市场会出现被迫性的供求平衡,进而淡化进口牛肉与进口屠宰肉牛的影响力。在他看来,中国的牛肉安全问题,还得依靠中国人自己去解决。


640.webp (6).jpg


“2004—2008年对中国肉牛业影响太大了,直接导致今天的窘境。”他解释道,当时架子牛的市场价仅3~3.5元/斤,繁育母牛养殖户无利可图,纷纷白菜价甩卖基础母牛,大量母牛以2~2.5元/斤的超低市场价被宰杀。之后,国内逐渐面临牛源紧张的局面,牛源价格持续暴涨。2013年上半年,育肥牛的全国平均价格涨到了约13.5元/斤的高位。


牛源减少,就要想办法发展养牛事业,提高存栏量。不过,除基础母牛和牛源过少的显著原因外,中国肉牛产业还有一个巨大的难题——养殖成本居高不下,利润回报率大不如前。


640.webp (7).jpg


张春雷介绍,十年前,买一头架子牛只需一两千元,现在则需要一万元左右。他分析,架子牛价格长期处于高位高倒挂状态,打破了传统盈利模式,养牛成本过高使得投资回报率降低,存栏量骤减,有些养殖户甚至完全退出。


“曾经赫赫有名的肉牛养殖大县和集中区逐渐消失。对肉牛屠宰企业来说,找牛难、买牛难成为一种常态,由于牛源供应不再像以前那么稳定,一些大型屠宰企业开始自建养殖场,以解消费旺季的燃眉之急。”张春雷说。


04

热钱涌入,外行跨界布局


市场空间不断扩大的肉牛养殖行业,吸引着外行投资者涌入,海尔金控成员企业“海尔产业金融”即是其中之一。它以肉牛龙头企业为核心,从产业链角度出发,推出“龙头企业+养殖基地+农户+产业金融+互联网”的云养殖模式,在咨询、技术、资本及产业联盟等方面扶持企业和养殖户。


“猪肉大佬”双汇也开始布局自己的牛肉版图。2014年,双汇将澳大利亚维州最大的牛肉加工出口企业Tabro纳入麾下;今年3月,又推出多种速冻调理新品,其中最受关注的产品是采用了进口原料的牛排。


640.webp (8).jpg


对于这些涉足者,张春雷认为他们是“摸着石头过河”,尤其在牛源高价的今天,这些人根本没有机会演习。如果细节把控不当,买和养极易成为企业亏损的主要环节。在他看来,专业的屠宰企业,不一定能成为专业的肉牛养殖企业。


这种情况下,国内很多肉牛生产企业仍面临生产旺季无牛可宰的困扰。尽管科尔沁、恒都、伊赛、皓月、宁夏壹加壹等行业龙头都上马了养殖项目,但仍无法改变国内肉牛规模化效益差、投资回报率低、繁育环节效率低、格局持续分散的大局面。


“造成我国肉牛产业困境的原因,是多方面的。”张春雷分析,与美国、加拿大、澳大利亚等畜牧资源丰富的国家相比,我国可供畜牧发展的土地资源稀缺、饲料成本相对较高,但我们的养殖户在肉牛育肥技术水平上不比他们差。


他表示,美国、澳大利亚等牛业强国发展早,具备较强的规模效益,但在繁育效率、育肥细节等方面非常粗放,繁育的精细度和我们是无法比的。


“我们显著的短板是,规模化程度低、牛源价格过高。缺乏成熟的生产管理技术体系,受环保政策等影响,也导致高成本高价格,使得国内肉牛育肥户及肉牛养殖企业的利润被压缩。”张春雷说。



05

小型屠宰点是真正主力军


近些年,尽管国内有不少牛肉加工企业强势崛起,但它们所占的市场份额比较小。据悉,在我国屠宰加工企业中,设备简陋、设施不完善的小型工厂,承担了国内2/3以上的肉牛屠宰加工业务。对此,张春雷打了个比方,“即便国内几个大型屠宰企业完全停产”,也丝毫不影响中国消费者吃牛肉的问题。


640.webp (9).jpg


他表示,遍布全国的海量小型屠宰点,才是国内肉牛屠宰的真正主力军。不过这部分小屠宰厂缺乏规范,有的为了谋求更大利益,时常进行注水等违法操作行为。


值得庆幸的是,更多大企业开始凭借充足资金及政府扶持,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,建立繁育基地。有的还采用“公司+农户”的模式,自建销售渠道,搭建产业链条,从根本上解决产品品质问题。


06

产业发展任重道远


国内肉牛产业确实存在较多问题,但面对汹涌而至的进口牛产品,张春雷表示,从长远来看,这给了中国肉牛业喘息之机,不但牛肉价格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平抑,业内人士还能趁机发展肉牛产业。他坦言,在基层牛源遭受损失后,国家牛业战略安全是业内人士不得不重视的问题。


至于如何潜心发展国内肉牛产业,他分析,一是国内肉牛饲养方法需要升级;二是草料浓度比例控制要得当,避免因比例搭配失误,造成巨大的无形经济损失(目前这个问题在中国牛业中普遍存在)。此外,还要重视干草的功能性作用,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各地的秸秆资源优势。在他看来,哪里拥有丰富的秸秆资源,哪里就是牛业的天堂。


此外,共生共享的肉牛生态圈,也需要企业、养殖户与产业金融、国家精准扶贫、一二三产业融合等结合起来,有效利用草地草坡等荒地资源发展肉牛养殖,适时调整产业链结构和商业模式。


640.webp (10).jpg


潜心发展肉牛养殖,仍旧是未来工作的重中之重。国家应该加大对先进养殖技术的研发、推广及政策扶持,加大对专业养殖户的支持,科学发展基础母牛,提升繁育率与犊牛精细化饲养管理技术。企业应该提升自己的养殖细节精细化管理水平,有实力的饲料企业应该尽快研发出高品质的“犊牛教槽料”系列产品,提高犊牛成活率与生长效率,要去赚为养殖者解决实际问题的钱。张春雷表示,中国肉牛产业任重而道远,广阔的市场空间决定了它在未来很多年都将是朝阳行业,但这仅针对真正热爱这个产业的人而言。




本文报道来自冷冻食品。

推荐阅读